阅读历史 |

请个假五一回来(2 / 2)

加入书签

生。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言的,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“永贞革新”的先声。

作品赏析

1以写传的方式进行说理,思路清晰,简洁明了。

全文从郭橐驼其人,说到种树之道,再转到治国之理,最后从“养树”“养人”两方面收结全文,点明题意。这样以写传的方式进行说理,从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角度阐述治国养民的主张,很有说服力。从结构上看,起承转合,章法分明,过渡自然,意理贯通。

2婉约而多讽。

本文是通过寓言故事进行劝诫的,这决定了它“婉约而多讽”的风格。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,婉转幽默,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。作者在朴实简单的类比中,揭示了吏治的弊端,颇具讽刺意味。

展开更多

中心思想

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传记。作者借郭橐驼之口,用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的种树方法,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。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给百姓带来的灾祸,提出宽简为政,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,阐发了作者“养民”治国的进步思想。

文章结构

展开更多

学习提示

本文重在说理,但郭橐驼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,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呢?请简析郭橐驼的性格特征。

探究:

1郭橐驼的形象栩栩如生与作者在行文中高超的艺术处理是分不开的。比如作者在介绍郭囊驼这个名字时,因“病偻”而得名“驼”,这既说明了名字的由来,又勾勒出了他的外形。而郭橐驼也不觉以病为号不雅,甚至自称起来,说明了郭橐驼是一个豁达、乐观的人。

2郭橐驼在对话时的用语“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”“非有能硕茂之也”“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”等,他虽身怀种树绝技,但在讲述种树经验时毫无骄矜之气,表明他是一个谦逊、老实、安分守己的人。

展开更多

文学常识

柳宗元773——819,字子厚,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世称“柳河东”。柳宗元能诗善文,其诗幽峭峻郁,清丽幽怨;其文包括论说、寓言、杂文和游记等类,精练生动,含意深刻,感情真挚,气势奔放。柳宗元重视诗文的内容,主张文以明道,他的很多作品都揭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,反映了穷苦人家的痛苦生活,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。

写作素材

郭橐驼种树的方法顺应了树的自然生长规律,让树的本性得以发展,因而他种的树不仅长得高大茂盛,果实也结得又早又多。相比于郭橐驼的种树方法,“他植者”的种植方法没有顺应树的生长本性,违背了自然规律,因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。尘俗滚滚,何不静下心来,让灵魂回归本来的样子,去捕捉风中千年前的余响、先贤的吟唱:天行有道,道法自然。

适用话题:道法自然、顺其自然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等。

已经到底了~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