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9章(2 / 3)
至于什么时候和谈,自然是看双方各自剩下的人数是否持平。”
&esp;&esp;若是持平了,和谈才算公平,谁也不吃亏。与其先和谈再动手,肯定是先动手再和谈对尚书更有利。
&esp;&esp;尚书缓缓点头:
&esp;&esp;“就这么办。”
&esp;&esp;计划很好,可惜赶不上变化。
&esp;&esp;外头有皇后和秦政父子二人虎视眈眈,怎么可能叫他们顺利执行?
&esp;&esp;所以没过多久,尚书一党就发现情况出现了变化。
&esp;&esp;他们本来的想法是丞相一党比他们多损失一个人的时候,就可以叫停了。结果时局变化太快,皇后不知道为什么格外针对丞相,导致丞相一党损失惨重。
&esp;&esp;这个时候,尚书这边的想法就变了。
&esp;&esp;和谈什么和谈?他们占大优势,才不和谈。添一把火把丞相那边的剩余党人都处理了,再集中精力捞自己这边的人。
&esp;&esp;巧了,丞相一党也觉得没法和谈。
&esp;&esp;凭什么他们损失惨重,尚书那边却只是擦破个油皮?说全是皇后干的他们是不信的,皇后有这个本事,之前帝后就不会被朝臣压制了。
&esp;&esp;所以一定是尚书一党在暗中使坏,表面上假装出无辜的样子,骗谁呢。
&esp;&esp;丞相这边很快就杀红了眼。
&esp;&esp;皇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最近的计划推行得格外顺利,仿佛有谁在帮她似的。可仔细一想,又不可能有人在帮她。
&esp;&esp;莫非是以前皇帝还能掌控权柄,所以不愿意完全信任她。表面赞同了她针对朝臣的计划,实则命令底下人施行时却并未完全照做?
&esp;&esp;否则怎么会以前的计划处处受阻,经常难以达成她最终的目标。现在皇帝一病倒,这些阻力就消失了,仿佛再没有掣肘了一般?
&esp;&esp;皇后看皇帝的眼神渐渐不对起来。
&esp;&esp;原来陛下还在防备她。
&esp;&esp;她之前觉得,有陛下在,可以替她遮风挡雨,她能有更多的时间发育、学习理政。可若是皇帝对她其实藏着掖着,会故意给她拖后腿,不想她太过顺遂,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。
&esp;&esp;世人说的对,死了的丈夫才是好丈夫。她不介意只有亡夫留下的权柄傍身,她会好好帮亡夫经营他的帝国的。
&esp;&esp;皇后默默收回了对皇帝的看护。
&esp;&esp;病重的皇帝本来就在吊命,一旦出现一丝变故,便很有可能就此驾崩。现在皇后收手不管了,皇帝自然更好不起来。
&esp;&esp;不仅如此,帝王病重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出去。而不是像之前那般,皇后绞尽脑汁地找借口解释拖延。
&esp;&esp;丞相一党听说皇帝病重后,越发认定了之前就是尚书在使坏。
&esp;&esp;皇帝都病重垂死了,如何还能辅助皇后一起针对自己?只有尚书一党有这个本事,所以一定是他们干的!
&esp;&esp;两边越打越激烈,反而没人去对付皇帝了。
&esp;&esp;不过这会儿朝臣也不是很想叫皇帝直接驾崩,至少得他们打出个胜负来再说。到时候可以顺手扶持自己看中的皇子继位,彻底掌控朝堂。
&esp;&esp;至于帝后一党,两家都不是特别在意它。皇帝在的时候就干不了什么,皇帝不在了只剩下一个皇后势单力薄,就更好对付了。
&esp;&esp;毕竟之前皇后孤注一掷对付四皇子时,对外表现出的就是被朝臣狠狠回击了一波,现在只能退居二线。
&esp;&esp;父子俩置身事外看戏。
&esp;&esp;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不对,除了四皇子。但四皇子并不觉得朝中的事情有他们插手,只是单纯的忌惮六皇子会控制住二皇子当傀儡而已。
&esp;&esp;看别人打架牵连不到自己就很快乐。
&esp;&esp;扶苏还打算多看两天呢,结果一直很能苟的皇帝突然苟不下去了。在皇后默默放手之后的一个月,才猝然驾崩。
&esp;&esp;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病重,迟早都会死,而且最近这个“迟早”肯定只早不迟。
&esp;&esp;但介于皇帝都拖延了这么长时间了,大家还是没想到会在这天驾崩,以为还能拖一拖。
&esp;&esp;对于这个结果,朝臣那边自然是不高兴的。皇帝死了,他们还没掐完,太子仍在没有被换,以后更换天子会比较麻烦。
&esp;&esp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