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75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想选自家侄女,毕竟在全厂、全县人民面前露脸的机会不多。

但是,她又怕侄女扛不住,到时候怯场。

韩梦雯似乎看懂了韩丽敏的神情,拉着对方的胳膊撒娇:“姑,我能行!”

韩丽敏揉揉发胀的额角:“这样吧,大家举手表决。”

众人表示可以。

陈雪林笑得温柔,心里却在吐槽:“记名投票,不是明摆着让大伙儿选韩梦雯么。”

不过无所谓,她不争,随便谁都行。

果不其然,大伙儿都给韩主任面子,选了韩梦雯。

至于男主持人,结了婚的表示压力大,没有太多时间折腾。没结婚的表示自己面子薄,人一多,说话就结巴。

韩丽敏听后点点头,没有强求。心想有个主持人就可以了,没有男的,还能凸显她家侄女。

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,大伙儿都没耽搁,一溜烟跑走了。

陈雪林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,有些搞不明白:“主任,他们这是,什么情况?”

韩丽敏轻笑:“抢人啊!不然没人帮忙排练节目。别看咱们厂子好几百人,可正儿八经能上节目的没多少。更何况,还要牺牲人家的休息时间。

小陈啊,你要不要也去找些人说一下,省得最后当光杆儿司令!”

韩丽敏是真好心提醒,怕小姑娘跟大伙儿不熟,最后凑不够上节目的人数。

陈雪林却觉得这样不对。心想你都没想好要表演什么节目,就找人。万一后面有什么变故,不是平白得罪人?

于是婉拒:“多谢韩主任提醒,不过我还没想好要排练什么节目。等想好了,再找人吧!”

韩丽敏不以为意,却还是提醒了句:“尽早!快过年了,有家有室的都开始忙活起来了。”

陈雪林很认真地点头,表示感谢。等韩丽敏回了小套间,才思索起来自己要怎么办。

歌曲?估计大家都是准备这类节目。

舞蹈?她自己不会,大伙儿学起来也累。

小品?貌似可以。这年头还没有这种艺术表现形式,陈雪林可以开创先河。就是剧本得自己写。

还有相声,也能来一个。相声形成时间比较早,据说清朝期间就有了雏形。陈雪林也能拿来用。

除了这些,还有啥呢?

乐器?不合适。戏曲更不可能。杂技她不会,魔术倒是能表演一个,就演变东西。

有空间加持,保准谁也看不出来端倪。

想到这里,陈雪林呵呵笑了起来。魔术啥的也就开个玩笑,她不可能为了个节目,就暴露底牌。

对了,还能朗诵,来个爱国主义教育。

陈雪林想好了,以相声小品为主,以歌曲朗诵为辅。

哪个能搞定弄哪个,就弄两个精品,不贪多。

想好了就开始写剧本,要符合社会背景,还得契合主旋律。写起来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

陈雪林思绪飞转,很快就沉浸其中。先在小本本上写剧本大纲,然后罗列情节点,再丰满细节。

韩丽敏见外头静悄悄的,就出来看了一眼。见她唰唰唰写着什么,笑笑,又坐了回去。

时间一点点过,办公室众人都回来了,陈雪林才把故事梗概写出来。

这次,她创作的是一个车间英雄的故事。就很俗套的那种,发现有敌对势力搞破坏,男女主人公挺身而出,跟对方斗智斗勇,最后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。

虽然没啥新意,可特别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。这时候大家都爱英雄,还特别喜欢奉献精神与英雄主义。

陈雪林觉得,剧本里几次险象环生,应该能让观众心情跌宕起伏。

等她中午下班,还沉浸在剧情反转的余韵之中。

董蕴问她激动什么,陈雪林笑眯了眼:“小董姐,我创作了个剧本,给你留了个角色,有没有兴趣客串一把?”

董蕴挠挠头,不明白陈雪林说的什么。剧本、角色、客串她还是头一回听呢!

不好不重要。

陈雪林一蹦一跳地到了员工食堂,就发现大伙儿一群坐在一起,讨论着今天的大事。

“唉,你们听说了嘛,咱厂里要办晚会!”

“听说了呀,我今儿还接到柏会芹干事的邀请了呢!”

“真的吗,柏干事邀请你干嘛呀!”

“唱歌,她说我嗓门大,唱歌一定好听!”

“你真厉害,我都没受到邀请!”

“嘿嘿,我也收到邀请了,是卢同志邀请的我!”

“干嘛呀,也是唱歌?”

“那倒没有,卢同志说他还没想好要排练什么节目,只是先定下我来,稍后想好了再安排。”

大伙儿讨论地热火朝天,见陈雪林打好饭,还拍拍身旁的位置:“小陈干事,坐这儿坐这儿!”

陈雪林看了董蕴一眼,见她没意见,才坐到了这群人身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