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朕靠抽卡君临天下[基建] 第92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拖杆,道:“你瞧这里,好像是因为木头不好承重,时间永久了容易卡还容易断,听说将来若是换成铁打的收割机,就把脱粒装置也装上。”

“一边收割,一边脱粒,还能直接装袋,省事多啦。”

抱怨的学子叹口气:“你就吹吧,铁能打刀剑武器,打个铁锅都费劲,铁打的收割机?你没看见上面多么复杂的结构吗?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啊?”

老李头完全听不懂这几个学子在说什么,他只想知道,这个大家伙能不能给自己用。

他隐隐作痛的老腰和磨破了水泡的双手,都在无比热切地期盼着。

“大家别急。”李长莫差点被热情的农户包围,好不容易从人群里钻出来,喘了口气道,“学院目前研发了十架这种畜力摇臂收割机,每个皇庄一台,给大家试用。”

“大家用了以后,发现什么问题,再告诉我们,回头还能继续改进。”

“这几位学子是特地来教大家使用方法的。其实并不难,就是摇手杆需要力气。”

李长莫笑吟吟看向众人:“哪位愿意第一个试试?”

一众庄农从来没见过这种机械,看着那两条硕大恐怖的“手臂”还带着锋利的铁锯齿,都有些害怕,不敢靠近。

唯独老李头一咬牙,举起手大声道:“让老汉来试试!”

他壮着胆子上前,学子竟然还给了他一副厚实的麻布手套。

在几人的指导下,老李头开始摇动摇杆,立刻感受到一股巨大的阻力,随着两条手臂再次开始旋转,阻力越来越轻,他控制地渐渐得心应手。

控制这架收割机需要四个人,一人赶牛,一人摇车,还有两人脱粒装袋。

老李头想了想,干脆换了一根长长的细杆绳,道:“老汉半生跟牛打交道,俺能自己赶牛。”

“啊?”几个学子惊疑地看着他,从四个人减少到三个,看似差不多,实际上那么多田地,合算下来,人力就大大节约了。

一大群农人跟在老李头控制的牛拉收割机后,看热闹,眼看老汉越用越熟练,不断驱赶着耕牛的方向,保持着笔直的前进路线。

平时一个人一整天最多收割一亩多的麦子,现在看这效率,一天大几十亩都不在话下。

众人看了一会,突然有个农妇露出迷茫的神色:“这个牛拉的割麦车,好是好,可是麦子都叫它割完了,那皇庄还用得着我们这么多人吗?”

周围其他农户听了,都是一惊,甚至有些恐慌起来:“皇庄该不会要赶我们走吧?”

李长莫看着农人们一张张惶急的脸,若是放在从前,他只怕也会如他们一样这般想,觉得这样的机械,怕是会造成不少农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农活和收入。

而后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旁征博引的锦绣文章,到各大文人聚集的茶楼和会馆供大家传阅,最好能传到朝堂哪位大人的耳朵里,采纳他的谏言。

自从李长莫在皇家技术学院呆了一段时间,看着穆棱等人不断在京城和泾河镇来回奔波,终于琢磨出点不同的看法来。

“诸位不要急。”

李长莫清了清嗓子,道:“我们送来的摇臂收割机还只是处在试用阶段,今年秋收主要还是依赖大家手动收割。”

他想起自己一路从京城过来时,城外那一个个竖起的帐篷,打起的临时招工木棚,排着长长队伍的流民。

“另外,大家或许听说了,现在京州四处都在招工的事,将来若是农闲时,大家还想额外多赚点银两补贴家用,可以去外面做工。”

不少农人们立刻动了心思:“做什么工啊?我们也能做吗?只出力气可以吗?”

李长莫笑了笑:“泾河镇官府都贴出招工告示了,大家可以去看。”

他虽是收割机械的推广人,只是出于单纯想为底层农人带来方便,改善生活的目的。

顺便有点小心思,希望像穆棱那样把“社会实践任务”干得漂亮,自己也能“简在帝心”,得到圣上青眼。

但李长莫直到现在依然还不甚明了,将来这样的机械,会给整个大启帝国的农业生产,甚至手工业,商业,矿业……带来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※※※

李长莫一行学子,在泾河皇庄呆了三天时间,老李头不愧是田地里的行家,又有力气,能吃苦,才三天就上了手,把机械操作得有模有样。

几个人跟他换着来,不到一天就能轻松收割至少五六十亩地,在下雨之前将这大片农田全部收完,完全不在话下。

李长莫乐得轻松,很快踏上了回京的路。

没想到他才离开短短几天,京城外庞大的流民队伍又发生了巨变。

李长莫不像穆棱那样是寒门,他家中殷实,出门用得起马车,不料马车才到京城门口,就被熙攘的人潮,堵成了爬行的蜗牛。

城外已经被清理出一大片空地,成排成排的临时帐篷和木棚拔地而起。

粥棚,茶水棚挨在一起,门口用长长的简易木栅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