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90节(3 / 4)

加入书签

业标准’的。就以这个圈子里对于‘高级定制’的说法来说吧,其实不是谁都可以说是‘高级定制’的,至少狭义的高级定制,达到的很少,入选的每一个都有名有姓——高级定制的话,巴黎有一个高级定制协会,满足协会制定标准的话,才能被称作高级定制。

第一,要纯手工量身定做,这个非常好理解。第二,要在巴黎有超过35个全职工的手工制衣坊,这可能就有些不能被理解了,超过35人姑且可以算是对规模的要求,规模越大越有实力么。但凭什么要在巴黎?这只能说,人家是制定标准的人,有解释权。

如果不满意,大可以另出一个高级定制标准。关键的问题是,新的标准之下,大家认不认,权威性怎么保证?巴黎的高级定制协会定下的标准或许有不合理的地方,但人家‘一统江湖’这么多年,是有品牌效应,有行业惯性,有‘权威’等等在其中的,至少现在大家普遍都是认的。

第三,这些全职工里,至少要有20名是制衣师。这也很好理解,不能说聘了一些后勤岗什么的凑数嘛。第四,每年至少参加两次时装周,一次至少展示50套原创设计服装——其实这个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!这就是一年一百套衣服了,如果是20名制衣师,平均每名制衣师就是五套衣服。

一个人一年做5套衣服,感觉也还好?其实不是的。这可是高级定制,工艺上是精益求精的,而且还只是秀场。客人根据秀场图来要衣服,当然是另外做的,不会说直接拿秀场的衣服,那样的话量身定制的标准就不符合了,穿秀场衣服的是艺人,他们都是借衣服的。这样一来,工作量就很恐怖了可别说20个制衣师是底线,非要说的话,100套也是底线呢。

而且以当下高级定制的现状,说出来不信,其实人家是亏钱的。规模越大,亏得越多!所以大多数本身就是蹭着底线来的。大品牌之所以还在做高级定制,一方面是情怀,为了保留某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。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成衣线的格调,毕竟奢侈品的格调还是得小心维护的,很大程度上人家赚的就是这份钱。

高级定制足够贵了,一件衣服六七位数(人民币)不稀奇,但成本可比相像的高!

最简单的说,35个工作人员,以法国的人工,加上要在这种高级定制行业做技术工,那必然是技术比较好的,那薪水估计更高——平均每个人年薪二三十万(人民币),这是很正常的吧?就算有些工人达不到,一些超厉害的制衣师,还有设计师,他们的薪水高,足够将平均拉到这个水平了。

这样,光是人力成本就至少七百万到一千万了。

再有在巴黎这样的大城市,土地成本不会低吧?还有机器(说是纯手工制作,但也是有使用缝纫机之类的机器的)、材料等等——不要以为布料等原材料不贵,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昂贵的原材料,就算衣服上不点缀金银珠宝,纯粹的就是布料,那也有好的呢!国内的锦绣料子,一米四位数、五位数难道很难想象?国际上,类似的昂贵布料,也是有不少的。

而且高级定制的话,做好之后,穿了之后,无论多少年,只要这个品牌的手工工坊还在,都是会帮忙做修改的。或许是随着年纪增长,衣服不合身,或许是衣服从父母传到了儿女辈,这个时候就需要修改(因为高级定制的衣服,一般会用多个布片,留出余量,所以如果码数跳不超过两个的话,一般是可以修改的)。

当然,其实对于会穿这些衣服的人来说,其实也就手工定制的衣服才有修改的意义。成衣的话,穿一两次或许就扔掉了,清洗都觉得没必要,更不要说修改了。

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啊!

而以高级定制的价格,客户又是相当窄的,‘成交量’相当感人呢。高级定制能够不亏钱的品牌,屈指可数,大多数都是在亏钱的。

看高级定制赚不赚钱,观察各大品牌是怎么对自己的高级定制这一块儿就知道了——一般一个品牌很穷的时候,就会先砍高级定制这一块儿,等收益情况好一些,才会重返高级定制圈子(也很大可能重返失败)。

如果真的赚钱,就不会先砍这一块儿了。

“虽然不算蓝血,但我觉得这次g家送来的衣服更合适。”程程穿好衣服之后,造型师开始确定确定修改的尺寸。g家不属于狭义的高定名录上的品牌,但是这次送来的衣服真的非常漂亮,以及‘合适’。

这是一条上半身抹胸、下半身大摆的裙子,但和c家著名的那种大摆裙不太一样,至少掐的褶没有那么多,当然也就没有了那种‘富贵’。这当然不是为了省布料,而是g家的风格如此。他家的大摆裙,喜欢用这种类似工字褶放大的褶,褶偏挺括。

相对于c家大裙摆的浪漫优美女人味儿,g家的裙摆没那么大,风格上也更容易出端庄、高岭之花的感觉有的时候以宗教为灵感的话,也很容易出彩。

程程现在上身的这条裙子,一边腰侧有装饰,装饰和裙摆褶形的风格也是一脉相承的。之所以这里有这个装饰,一方面是削减单调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隐藏裙摆打褶收腰的问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